川农与西大联手 两校专家共同治理面源污染

2021-01-12 11:38:44

 

 

我们花了近10年时间收集四川盆地土壤的基础资料,最近在忙着做整理和总结,其中还包括不少重庆的研究呢!”2020年12月29日,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教授李启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启权主要从事土壤质量与环境可持续等方面的研究,他带领团队收集了四川省183个县以及渝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内的土壤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壤质量演变研究,从而揭示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土壤质量演变特征及机理,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与重庆的高校院所产生了很多交流合作。而在他心目中,四川农业大学与西南大学本来就算是“姻亲”,经常都会有各种学术交流。

 

就在一个多月前,教育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组成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还做客四川农业大学,为该校资源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讲授了一堂专业教育课。“其实我们这里不少老师,还是在西南大学读的博士。前段时间又有西南大学的学生联系我,想在我们这里攻读博士!”

 

2020年5月,四川农业大学与西南大学正式签署协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在国家战略中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作用,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高校合作范例的同时,促进两校“双一流”建设迈上更高台阶。这次正式“联姻”,让两校科技工作者之间加强合作更加“名正言顺”,关系也更加“亲密”。

 

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油轮作集约化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也是由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川渝两地高校院所联合实施的。

 

“最近一年来,围绕项目的实施,我们的联络也更加频繁,不论是电话、视频会议还是面对面研讨,差不多每周都有交流。”李启权说,在这个项目中,他主要是开展面源污染识别方面的研究,即找出污染风险高的区域,然后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再针对高风险区域,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污染防控和治理。

 

其实,不仅是两校之间更加“亲密”,他也明显感受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快,不论是同学科的,还是不同学科的,川渝两地科技工作者的交流更加广泛。

 

前不久,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为两地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参会者之一,让李启权感到激动的是,不仅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更是这一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让他接触到更多两地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让我们碰撞出更多火花,希望通过加强合作,我们能做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推动成渝地区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稿件原载于2021年01月04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