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7日,学校药学院李学刚教授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连大品种开发”启动会召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孟庆刚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夏培元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艺教授等专家参加会议指导。重庆市科委社发处刘丛军副处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大李燕明主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张国良副县长等石柱县和部门领导,以及学校丁忠民副校长,科技处、校地合作处、药学院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由黄承志处长主持,丁忠民副校长致辞,刘从军副处长介绍了国家对项目实施的要求和对项目的期望,李学刚教授介绍了项目研究背景、内容和研究目标,张国良副县长介绍了石柱特色产业概况以及石柱康养产业对黄连的期望,李燕明主任介绍了石柱黄连产业基地建设的概况和对黄连产业开发的要求。

项目汇报结束后,石柱县人大主任李燕明陪同参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考察了石柱黄连种质资源圃、GAP种植在地、新建的黄连交易市场等。石柱县委蹇泽西书记和左军县长就黄连开发与石柱的康养产业有机结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自西南大学与石柱县县校合作十四年来,李学刚教授一直从事石柱黄连产业的打造、黄连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2篇,申报技术发明专利38件,已经获得授权的技术发明专利27件,开发产品12个,分离黄连活性单体16个,结构修饰黄连生物碱单体80多个,申报黄连成果奖3项。
此次“黄连大品种开发”项目总经费7187万元,其中国拔经费1783万元,由学校牵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重庆中药研究院、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医药批发有限公司、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登康口腔护理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旺隆黄连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承担。

石柱黄连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唐天宝元年就已经成为贡品;石柱已经完成黄连GAP验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和“道地药材”认证,为国家中药材现代化建设基地的重点品种,也是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的10个大品种之一。
本项目聚焦黄连大品种开发,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建立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利用当代先进的方法,中药材大品种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通过黄连产地加工、饮片分级、配方颗粒、精制饮片、质量提升、新增临床功能主治和黄连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获得质量标准7套、产品10个(标准提取物2个、饮片3个、配方颗粒1个、中兽药1个、牙膏3个)、候选药物1个、临床批件1个;建立种植、产地加工、生产、市场等4个示范基地;示范种植黄连1000亩以上,推广种植新技术1万亩以上,带动1万以上农户户均增收20000元以上,申请专利10项以上;突破黄连产业发展瓶颈,深度开发不少于10个科技含量高、功效明确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并实现上市销售,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黄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