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地理科学学院袁道先院士团队骨干杨平恒副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TOP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upled hydrogeochemical evaluation of a vulnerable karst aquifer impacted by septic effluent in a protected natural area(多种水文地质方法评估一处保护区内化粪池影响下的喀斯特含水层脆弱性研究),从多角度揭示了旅游活动影响下的脆弱喀斯特地下水水质演化机理,并提出了科学保护措施。
杨平恒科研小组基于近5年在野外的系统观测,利用地下水示踪技术、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方法,发现节假日期间旅游活动排放的污废水虽经过化粪池的降解处理,但还是有部分污水渗漏进入喀斯特含水层,对地下水水质存在较为强烈的影响。杨平恒科研小组利用将荧光物质作为地下水示踪剂,查清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来龙去脉,认为地下存在一条主管道和一条支管道,且示踪剂回收率在70%以上,说明地下水系统具有高度的天然固有脆弱性。通过对水质参数的高分辨率连续观测,发现喀斯特泉水水质的恶化与旅游活动有着很好的对应性。该小组进而利用硝酸盐中的氮15和氧18同位素技术,揭示了泉水中硝酸盐的来源,发现尽管泉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内,但已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定量计算出了泉水中硝酸盐不同来源的贡献比例。论文认为“边远山区泉水是洁净和可以饮用”的这一普遍观念未必正确。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措施,认为需要强化生态旅游理念,需要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开展脆弱性评价,绘制出脆弱性评价等级分区图。
此外,杨平恒科研小组今年下半年在水质演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Applied Geochemistry、Hydrogeology Journal等二区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揭示了长江重庆段、嘉陵江北碚段的水质演化机理,以及利用氢氧同位素技术揭示了旅游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这些成果都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下完成的。
自2001年,袁道先院士团队在重庆地区先后建立了8个喀斯特地下水生态系统观测站,不断完善喀斯特动力系统理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技术服务。